安阳市民政局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和袁家健书记调研养老服务工作指示精神

发布时间:2021-11-02 信息来源: 字体大小:
    11月1日上午,市委书记袁家健就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对我市养老服务工作进行调研,袁家健书记先后来到市社会福利院老年养护楼、市金秋养老服务机构,并对全市养老服务工作作出指示。
    11月1日下午,市民政局党组召开会议,认真学习省委书记楼阳生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的工作报告、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决议和市委书记袁家健调研养老服务工作指示精神,对贯彻落实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和袁家健书记调研养老服务工作指示精神进行安排部署。
    会议指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了今后五年全省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大战略,提出了主要任务和重要举措。袁家健书记对养老服务工作高度重视,指出养老服务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要把好的经验做法总结好、推广好,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作用,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投入、多样化发展,努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袁家健书记调研养老服务工作,就是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锚定“两个确保”,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抓好“一老一小一青壮”民生工作的重要举措,全市民政系统要认真贯彻落实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和袁家健书记调研养老服务工作指示精神,进一步健全完善全市养老服务体系,让老人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养老服务规模不断扩大,养老服务能力和质量明显提升。目前,全市有各类民办养老机构72家,公办乡镇敬老院64家,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31家,农村幸福院240家,养老床位数3万余张(不含滑县),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35张,其中社会力量占比超过50%;全市为老服务从业人员20135人,护理人员16583人,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护理人员4261人。我市已初步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医养康养相结合、公办与民营互补、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同时,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与养老服务在我市快速融合发展。
    下一步,我市一要进一步提高居家社区养老品质,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拓展社区养老功能。大力发展老年人急需的助餐、助浴、助急、助医、助行、助洁等服务。全面建立空巢、留守、失能、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难老年人社区探访制度。建立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三社联动机制”。探索“积分养老”“时间银行”等互助养老模式。到2025年,实现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全覆盖,90%的街道建有综合功能的养老服务中心,每千名老年人配备1名社会工作者。二要进一步提质增效机构养老服务。发挥公办养老机构兜底保障作用,进一步明确公办养老机构“兜底线、保基本”的职能定位,优先保障孤老优抚对象、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作出特殊贡献的老年人以及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高龄等老年人的服务需求。要大力发展民办养老机构。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逐步形成以社会力量为主的养老服务格局。规范引导金融、地产企业进入养老市场,鼓励养老机构探索各类跨界养老商业模式,形成可持续、可复制的成熟养老模式。推动养老机构逐步延伸到居家社区,为家庭养老提供有力支撑。三要进一步推进居家社区养老与机构养老融合发展。支持养老机构将餐饮、洗浴、康复、护理等各种专业化服务向社区延伸,就近就便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居家照护、家庭病床、康复护理、精神关爱等专业化服务,满足老年人不愿离家、不愿离开社区的养老服务需求。鼓励养老机构连锁运营,培育一批标准化、连锁化、品牌化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示范机构。四要进一步提档升级农村养老服务。完善农村养老服务网络,加快推进县、乡、村三级分层的农村养老服务网络,推动城乡养老服务均等化。到2025年,每个县(市、区)至少建1所以失能、半失能、失智特困人员专业照护为主的县级供养服务设施(中心敬老院),乡镇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达90%。发展农村互助服务。通过社会捐赠、老人自筹、村民互助等方式,开办农村幸福院和养老大院,因地制宜创新发展互助式养老服务。五要推进医养康养有机结合。按照“就近就便、互利互惠”原则,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合作机制,推动更多医疗康复资源进入养老服务领域,构建起养老、医疗、照护、康复、临终关怀等服务相互衔接补充的“医养结合”一体化服务模式,实现养老和医疗资源利用最大化。五要进一步构建多业态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互联网+养老服务”发展,推动养老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依托安阳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全市统一的养老服务数据库,推进养老与户籍、医疗、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信息资源有效对接,实现全市养老服务大数据的互联互通。推动智慧健康养老应用场景建设。支持养老服务机构推广物联网和远程智能安防监控技术,实现24小时安全自动值守,降低老年人意外风险,开发智能适老产品用品。针对家庭、社区、机构等不同环境,实施科技助老示范工程,发展健康管理类可穿戴设备、便携式健康监测设备、自助式健康检测设备等健康监测产品。实施“养老服务+行业”行动。支持养老服务与文化、旅游、餐饮、体育、家政、教育、养生、健康、金融、地产等行业融合发展,创新和丰富养老服务产业新模式与新业态,拓展旅居养老、文化养老、健康养老、养生养老等新型消费领域。